小型全自动制丸机由出条和制丸两部分组成,其工作流程、结构特点及应用优势如下:
一、出条部分
1.功能与作用
物料挤压成型
将混合均匀的药粉或颗粒通过螺杆或辊筒挤压成连续的条状物(称为“条料”),为后续制丸提供均匀的原料基础。
调节条料粗细
通过调整螺杆转速、压力或模具孔径,控制条料的粗细和密度,确保制丸效果一致。
2.核心结构
进料斗:容纳药粉或颗粒,配备搅拌装置防止堵塞。
螺杆推进系统:通过旋转螺杆将物料向前输送并压实。
出条模具:决定条料形状和尺寸,通常为圆形或多边形孔径。
压力调节装置:控制挤压力度,适应不同物料特性(如硬度、黏性)。
3.技术特点
自动化控制:通过变频调速调节螺杆速度,实现条料均匀输出。
适应性强:可处理多种物料(如中药粉末、化工颗粒、食品原料等)。
清洁便利:模块化设计,出条部件可快速拆卸清洗。
1.功能与作用
条料分割与成型
将出条部分产生的连续条料切断并搓圆,形成符合标准的药丸(如球形、椭圆形等)。
丸重控制
通过调整制丸刀轮间距或搓丸速度,精确控制药丸重量和直径。
2.核心结构
制丸刀轮:将条料切割成固定长度的段块。
搓丸装置:通过旋转摩擦将段块滚圆,形成光滑的药丸表面。
筛选机构:自动筛选不符合重量或形状标准的药丸,确保成品一致性。
收丸装置:收集合格药丸并输送至包装环节。
3.技术特点
高效成型:刀轮与搓丸装置协同工作,实现高速制丸。
精准控制:PLC或触摸屏控制系统可设定丸重、速度等参数。
多功能适配:支持不同规格药丸的制作(如微型丸、大蜜丸)。
三、小型全自动制丸机整机优势
1.自动化程度高
从出条到制丸全程连续作业,减少人工干预,提升生产效率。
2.体积小、节省空间
适合实验室、小型药厂、诊所等场景,便于移动和操作。
3.操作简便
触屏控制界面,参数预设与实时监控结合,无需专业培训。
4.合规性与安全性
符合GMP标准,关键部件采用食品级或医用级材料,避免污染。
